第(1/3)页 这次涌上来的鬼子数量明显比之前还要多,并且一副死猪肉不怕开火烫的架式,拼了命的往前冲。 敌我双方互射的子弹与雨点一般洒落下来,稍不留意,有就人倒在对方的子弹之下。 好在112团这边还有几辆坦克挡在前面,坦克给后面的士兵挡下了至少六成以上的子弹。 112团的战士伤亡数量也远低于小鬼子,他们手中的武器也占着不小的优势,第三波冲上来的鬼子,还没有接近坦克,又被干掉了近三分之一的士兵。 很多小鬼子都已经心惊胆寒,这么密集的火力,冲上去真的跟送死没什么区别。 可上级的命令就是这么下达的,为了让它们的指挥官活下去,这些鬼子士兵就得拿命去拼。 土肥原这老鬼子就躲在后面不远处,看到前面冲锋的鬼子兵一片又一片的倒下,他也感觉非常的无奈。 如果他手中的人马齐备,装备都在手边,这样的防线最多两三轮就能冲开。 可现在的情况是它们匆匆而来,不但手上没有什么重武器,就连兵力都少得可怜。 这种情况下,如何能够突破眼前的防线? 土肥原知道,只要打开这道防线,它们就能从这里脱离联军的包围圈。并且有很大的把握躲开联军的追杀,重新回到它们的防线上去。 可挡在它们眼前112团却是一道无法攻破的堡垒一般。土肥原连续派了三次兵力上去,已经将它带出来的精锐士兵消耗了近三分之二了。 眼前第三波冲锋的鬼子又被打了回来,剩下的兵力也是越来越少了。想从这里打开缺口,感觉比登天还要难。 你问为什么土肥原没有将自己带出来的兵力一次就堆上去,原因很简单,地形结构不允许。 这地方是一道山中,112团的士兵占据着有利地形,将山口的路道完全封锁了起来。土肥原第三次出动的兵力,已经快要到地形容纳的极限了。 再安排更多的兵力集中攻击,必将会成为对手炮击的目标。那么多鬼子聚拢在一起,只要对手不是傻子,采用炮击的方式,必定能大把的收割小鬼子的狗命。 所有的鬼子都露出了绝望的神色,战事打到现地,土肥原身边的鬼子兵数量连五百都不到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