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与贝托鲁奇在走廊聊了好一阵子,一直到宁瀛那边起来了,李燕歌才想起正事来,跟她与导演说了一下,自己这几天可能要去纽约一趟。 对此,两人自然没有意义,提名的公关已经过去了,三月份奥斯卡真正开奖的公关,才刚刚开始,这种公关已经跟李燕歌没关系了,就算是导演贝托鲁奇也没多大的关系了。 因为会有专业的公关团队,为了拉到选票,从而去针对每一个评委的个人爱好。 …… …… 转眼过了两天。 李燕歌跟程芍君精心准备了点礼物,然后便坐飞机到了纽约,与马友友取得联系后,二人一同前往马家拜访。 马友友的父亲马孝骏,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,不过看上去还算硬朗,精气神都很足的样子,一听马友友说李燕歌二人是从国内特意来拜访自己的,脸上很是高兴的笑了起来:“民国25年,也就是1936年我赴法国留学前,曾跟朋友去了一趟蓉城的武侯祠,到现在还记得后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,一时兴起与好友在那共奏了一段高山流水。” 李燕歌道:“高山流水遇知音,想来那位先生一定是马老您的至交好友。” “是我一位很好很好的朋友,只可惜抗日战争的时候,因为创作爱国歌曲,被小鬼子给迫害了。” 马孝骏摇摇头,似乎不想提过往,转而把话题放在了李燕歌创作的那首“故乡的原风景”,对这首乐曲是赞赏有加,再一听李燕歌如今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时,马孝骏惊喜道:“你还是央音的学生?” 闻言,李燕歌想起马孝骏的老师还是学校的第一任院长,旋即笑道:“不错,我是1986届的新生,说起来还与马老先生有些渊源,我听友友说马院长是您的恩师。” “是啊,我还记得当年老师担任院长后,曾写信给我,邀请我回国任教,只是当时因为某些原因,没能回去。”说起恩师的时候,马孝骏叹了口气,几个月前马思聪在费城病逝,他去参加了葬礼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