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好啊,正好听听你的大作!” 陈充笑了笑,她去年拍完电影《大班》后,来到美国半年的时间了,一直没有新电影的机会,所以一听到导演要冲刺奥斯卡,也是自发的过来,想着要是能凭借《末代皇帝》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话,那她接下来就不愁接不到好莱坞的电影了。 几人闲聊了一会儿,贝托鲁奇这才正式的讲起了接下来的公关工作。 好莱坞的公关分两种,一种是以各种名义送给评审们礼物,第二种就是投其所好,与对方打好关系,之后争取让对方投自己的电影一票。 本来这种公关的事,是轮不到李燕歌的,不过在美国电影学院之中,有很多上了年纪的评审们,特别喜欢古典音乐,而如今在美国有一位非常非常出名的华裔大提琴音乐家马友友,考虑到这位音乐家与李燕歌都是华人,为了拉拢那些上了年纪喜爱古典音乐的评审们,贝托鲁奇不得不邀请李燕歌来美国。 至于为什么不考虑宁瀛、尊龍和陈充,主要还是考虑李燕歌本身也是一名优秀的音乐人,与马友友音乐家的身份大同小异,想来是能够聊到一块去的。 “马友友?”李燕歌眉毛一挑,眼里闪过一丝诧异,他没想到贝托鲁奇叫自己来美国,居然是想让自己跟马友友交好关系,让对方帮忙拉拉票。 “是的,李,你可能不认识友友马,他是目前美国最出名的大提琴音乐家!” 为了解马友友,这几日贝托鲁奇也是托人找来了对方的资料,不得不说这位在美国非常有名的大提琴音乐家,的确是有自傲的成本。 7岁的时候马友友便和姐姐就在华盛顿文化中心演出,受到了当时的总统肯尼迪夫妇的赞赏。 16岁的时候,更是在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,举行了个人大提琴独奏会,马友友技惊四座,从而声名鹊起。 当几乎所有的音乐家,都能为进入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时候,马友友则早已成为卡内基音乐厅的常客,但凡那天有他的演出,门票毫无意义的在头天上午就会售空。 前年,也就是1985年的时候,三十岁的马友友首次获得格莱美奖最佳乐器独奏奖,也彻底的让这位华裔大提琴音乐家步入了美国普罗大众的视野。 毕竟相比较音乐厅,格莱美奖是更多普通人关注的重点。 第(2/3)页